大家知道,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采購同其它IT產品一樣,一般都是通過政府招投標方式來實現服務器采購的。常規(guī)來說,通過政府采購的服務器價格應當比市場上直接購買的產品低,這遵循了政府采購法的一貫宗旨。那么,如何有效降低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采購成本呢?
服務器產品是由處理器、內存、硬盤、網卡以及主板、電源等服務器硬件,再加上服務器軟件如操作系統(tǒng)、服務器管理工具以及其他一些常用的應用軟件組成。因此,服務器的主要價格取決于服務器的硬件配置和軟件兩部分,服務器剩余的價格則是由售后服務、服務器升級與運維、以及系統(tǒng)集成等組成的。
一般說來,只有當計算機系統(tǒng)的軟、硬件搭配合理時,系統(tǒng)才能發(fā)揮出最佳的性能,每當操作系統(tǒng)在發(fā)生革命性的升級換代時,越復雜的軟件系統(tǒng)就需要更高性能的硬件來支持,如果只提升計算機的硬件性能而沒有軟件的相應配套,計算機的性能提升也是非常有限的。所以,我們在服務器采購時應當綜合考慮影響服務器價格的幾個要素,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政府采購服務器的成本。
品牌對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采購成本的影響
目前服務器品牌有國外和國內兩大類產品,在服務器穩(wěn)定性、可擴展性等性能指標滿足的前提下,高端服務器產品中國外的幾大品牌廠商都占有一定的壟斷地位,如有國產品牌的服務器參與政府采購的話,會大大降低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采購成本。因此,在同等技術條件下,應當盡可能采購國產品牌服務器產品,這與建設節(jié)約型電子政務理念是相一致的。
就是低端的PC服務器產品,如果采購國產服務器,從安全上、采購成本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實惠。這里所說的品牌服務器,主要是從服務器硬件和售后服務都能得到保證的前提下,來進行比較的,我們不能為了采購一些低價格的服務器而犧牲服務器的性能和服務,這樣就得不償失了。
服務器硬件配置對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采購成本的影響
服務器硬件是由主板、CPU、內存、硬盤等組成。作為PC服務器來說,CPU一般是采用Intel和AMD兩種。同樣的配置,如果服務器使用的CPU不同,服務器采購的成本也就不同。因此,我們在服務器采購標書中關于CPU部分的正確描述應當是:Intel的“某款CPU”或AMD“某款CPU”,或其他同性能產品。
只有這樣,才能在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的招標采購中形成真正的競爭機制,構建一個有廣泛廠家參與的公平、公正的良好環(huán)境,用戶才能通過這個機制采購到性能優(yōu)異、價格優(yōu)惠的產品和服務。
服務器配制的內存有ECC內存和Reg鄄isteredECC內存,價格比普通內存(PC機)要高出一些。尤其是RegisteredECC,基本上高端的服務器只能用這種內存,一般PC服務器最好是配ECC,不必配RegisteredECC內存,這樣服務器的采購成本也就會相應降低。目前服務器常用的內存有SDRAM、DDR和DDR2三種內存,采用何種內存是服務器采購時必須要注意的成本問題。服務器硬盤有SCSI、SATA、IDE等類型,根據服務器實際應用選擇好硬盤類型、主軸轉速、硬盤容量大小等,也是考慮降低服務器采購成本因素之一。
目前,特別是雙核和多核處理器的出現,大大提高了服務器的性能,如果在單核和雙核處理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,應當盡可能使用雙核,這樣為以后服務器的升級打下基礎,也降低了服務器采購成本。服務器的內存和硬盤是否滿配,這主要決定采購前所需服務器的性能測算和采購資金,即要滿足目前的服務器應用需求,又要能考慮2-3年內業(yè)務發(fā)展的需要。只有這樣“適當配置”,才能做到真正地降低服務器采購成本。
運維服務對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采購成本的影響
政府采購服務器產品,最終是要將服務器放置到機房里,通上電源,安裝操作系統(tǒng)和其他應用系統(tǒng),保證服務器正常穩(wěn)定地運行,這就是“系統(tǒng)集成”做的事情。如果政府IT部門能做這些事情,特別是PC服務器上安裝Windows2000/2003操作系統(tǒng),這樣就可以相對降低服務器成本;如果服務器操作系統(tǒng)使用服務器廠商贈送的Linux,又可以節(jié)省一部分費用;服務器的日常運行,如果大部分任務自己能搞定,不需要購買“廠家服務”或者少買“廠家服務”的話,這樣就可以降低一部分政府行業(yè)服務器采購成本。
另外,節(jié)能產品對于降低政府機構能源費用開支,節(jié)省財政資金,推動服務器廠商節(jié)能技術進步,擴大節(jié)能產品市場,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在服務器產品的政府采購中,如果選擇能效高的處理器,同時又可以使計算機減少散熱系統(tǒng)的能量消耗,那么,整個計算機系統(tǒng)的節(jié)能效率將會成倍增加。
來源:中國財經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