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時節(jié),是疾病多發(fā)的季節(jié)。每到這個時候,某市人民醫(yī)院的工作就特別繁忙。為了提早為即將到來的工作高峰做準備,人民醫(yī)院欲采購5輛救護車。負責本項目采購的人民醫(yī)院財務科小趙,是一個政府采購的“新兵”。雖然已經(jīng)操作了幾個項目,但對于救護車采購仍然比較陌生。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,小趙這兩天頻頻出現(xiàn)在人民醫(yī)院車庫中,對醫(yī)院已有的5輛救護車進行詳細的“探究”。
投標響應者寥寥
前期準備之后,小趙向接受本項目委托的某社會中介機構提出了技術需求。又過了幾天,招標文件編制好了,招標公告也已發(fā)出,中介機構告訴小趙,共有6家供應商購買了招標文件,采購形勢不錯。小趙暗喜,心想前期在車庫中下的一番苦功沒有白費。
開標當天,小趙喜滋滋地來到招標現(xiàn)場等待供應商遞交投標文件。五分鐘過去了,十分鐘過去了,二十分鐘過去了……眼看還剩下五分鐘投標就要截止了,遞交投標文件的供應商還僅有A、B兩家,根本無法構成有效競爭。此時的小趙萬分焦急,他再也坐不住了。
可是,事情并未有任何轉機。本次招標最終因為對招標文件作實質響應的供應商不足三家而流標。
得意供應商泄“天機”
面對流標的結果,小趙非常疑惑。為此,他一連思索了好幾天,并翻看了許多救護車的采購資料,仍然不得其解。
一天,小趙接到了供應商A打來的電話,詢問救護車采購何時重新進行。對此心里還沒底的小趙隨便應付了幾句之后不經(jīng)意地問A,如果再進行采購,你和B都能來參加嗎?供應商A毫不猶豫地說:“那當然了,招標文件中設定的救護車車長車寬,基本只有我們兩家能夠滿足嘛?!贝嗽捯怀?,小趙頓時醒悟了。
原來,小趙在編制技術需求之前經(jīng)常到車庫對已有的救護車進行研究。他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細節(jié),人民醫(yī)院救護車車庫完全按照已有救護車車型建造,如果想不重新興建車庫仍然能停放得下新購得的5輛救護車,車長車寬必須與原有救護車相當。于是,小趙在技術需求中設置了救護車車長車寬要求。誰知,這兩個簡單的數(shù)字,竟然成了阻擋大多數(shù)供應商前來投標的“攔路虎”。
修改技術需求采購成功
小趙立即找到中介機構,共同修改了招標文件,刪除了車長車寬的要求條款。不出預料,第二次采購得到了供應商的積極響應。經(jīng)過一番比拼,C公司脫穎而出。
在與C公司的溝通中小趙得知,近幾年生產的救護車車型一般較大,這是為了醫(yī)護人員及病人的舒適度考慮。另外,救護車內擁有較大的空間,對于多種急救儀器的擺放,醫(yī)護人員在車上對病患的救治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。C公司生產的是先進車型,整車體積確實比人民醫(yī)院原有救護車要大一些。
沒過幾天,新救護車被開回了醫(yī)院,博得醫(yī)護人員的一致稱贊。小趙親自向醫(yī)院提出申請又修建一個簡易車庫,給原有車庫裝不下的“大家伙們”安了“家”。
來源:政府采購信息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