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歲月如梭,當年的創(chuàng)業(yè),當年的艱辛,仿佛就在昨天,依然歷歷在目?;厥淄舻狞c點滴滴,雖然平平淡淡,但卻刻骨銘心,難以忘懷。
人員素質發(fā)生巨變
2000年8月,在哈爾濱市政府采購中心創(chuàng)建時,我作為首批員工參與了組建工作。中心成立伊始,機構為科級事業(yè)單位,其七個工作人員是由市財政部門調配過來的,所學的專業(yè)均為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。坦率地說,當時我們這七個人對"政府采購"這一概念都不甚了解,至于如何進行操作更是無從下手。
記得當年我們接到的第一個采購項目是為一家科研機構采購"色譜分析儀器"。為了"打好底,起好步",我們連夜查閱資料,找專家請教。確定采購方案后,為了穩(wěn)妥起見,我們經過認真研究,決定采取"借梯子上房"的方式,將此項目委托業(yè)內資深的招標代理公司進行采購,借此我們到現(xiàn)場觀摩評審專家的抽取、開標唱標程序、評標過程的組織、評審結果的確定及采購合同的簽訂等一系列工作程序。我們通過"走出去、請進來,自己學、集中學"等方式,在較短的時間內基本掌握了政府采購工作流程及工作要點。
隨后,我們組織了市勞動局公務用車采購,采購方式是"詢價",供應商的報價單是手工匯總的,雖然現(xiàn)在看來覺得當時采購項目額度較小,且工作方式又有些繁瑣或笨拙,但經過全員共同努力,順利完成了此項采購任務,這是中心組建以來獨自完成的第一個采購項目,大家歡悅的心情不勝言表。
十年墾荒耕耘,如今我中心工作人員已達26人,基本上達到本科以上學歷,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有13人。所學專業(yè)涉及計算機、工程建筑、法律、金融貿易、中文、財政管理等。工作人員經過幾年工作的歷練和崗位的交流,無論是對政府采購理論的理解,還是對政府采購工作的實踐,都有著一定的見地,業(yè)務綜合能力普遍提高,采購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升。
十年的政府采購工作實踐,我們還總結和歸納了許多較為成熟的工作做法,破解了政府采購實踐中的一些難點、焦點問題,工作中摸索出的一些做法得到了《政府采購信息報》等國家級專業(yè)媒體的好評,多篇論(征)文獲得優(yōu)秀論文獎。公交車采購項目被《政府采購信息報》評為年度全國精品政府采購項目。
十年的歷練,使我們在風雨中成長,十年的磨礪,也為哈爾濱政府采購中心未來發(fā)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備
中心組建時,可以說是白手起家,臨時借用的辦公場所總面積不足200平方米,共有四個辦公室,外加一個公用會議室。上級主管部門撥付的15萬元開辦費,在配置了一臺微型面包車和幾臺臺式計算機(兩人共用一臺)后就所剩無幾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們一方面抓緊學習業(yè)務知識,一方面進行中心籌建。
記得在當年冬天我市下第一場大雪的傍晚,工作人員在滑滑的路面上,小心翼翼開著車輛,穿梭在商場之間,與商家討價還價,用不多的經費購置辦公桌椅和食堂炊具用具,其愿望就是盡快把這個完整的"家"搭建起來,早日履行工作職責。雖然大家付出了許多艱辛,但卻沒有絲毫怨言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克服了許許多多困難,共同度過了2000年的寒冷冬天后,迎來了政府采購的"春天"。
十年蓄勢,十年發(fā)展。如今,我中心的基礎設施軟硬件建設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(fā)展。目前,中心擁有三層的辦公、開標場地,使用面積2100平方米。其中兩層為辦公區(qū),有16間辦公室、1間檔案室、1間機房、1間監(jiān)控室及閱覽室;另一層為開標、評標工作區(qū),有談判室3間,開標室、演示室各1間、供應商答疑室3間,供應商休息室1間。
2003年4月開通的中心網站,開黑龍江省內"網上采購"先河,實現(xiàn)在網上發(fā)布政府采購信息、供應商網上資格登記、供應商網上下載采購文件、網上報價、網上評標定標、網上發(fā)布中標(成交)結果的功能,此外還可以網上傳輸采購項目、網上進行采購數據的搜集、整理、統(tǒng)計分析,政府采購各項工作全面實現(xiàn)電子信息化。目前,"網上采購"的項目數量已占我中心采購項目總數的近80%,"網上采購"已成為我們當前采購操作的主要手段之一。
2005年,為強化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,更好地為解答供應商質疑、投訴提供原始資料,我中心在各招標場地和公共區(qū)域分別安裝了電視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;2010年在對二樓評標場地又進行了改造,建立了封閉式的"綜合打分"評標室,設立了評審專家通道,完善了供應商答疑系統(tǒng),使得中心各項軟硬件設施更加科學、合理,以適應當前政府采購事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的需要。
時空跨越,今昔對比,中心工作環(huán)境和設施真可謂天壤之別。但改變的是辦公條件,而當年創(chuàng)業(yè)時大家所秉承的勇于進取、吃苦耐勞和甘愿奉獻的精神沒有變,這種精神也必將成為推動政府采購事業(yè)興旺發(fā)達的精神財富。
建立健全嚴密的規(guī)章制度
中心成立之初,就把制度建設作為規(guī)范管理的重要基礎,長抓不懈。工作起步階段,中心工作人員經常利用下班后和休息日,研讀政策法規(guī)、商討業(yè)務知識、規(guī)范工作流程。同時,還通過實地考察等方式,學習和借鑒外地的工作做法,在較短的時間內,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(guī)章制度。
十年間,中心相繼制定了《工作人員守則》、《廉政準則》、《政府采購項目評審專家的考核辦法》、《招標工作程序》和《合同監(jiān)督驗收暫行辦法》及《政府采購工作規(guī)程、管理辦法匯編》等近40余部規(guī)章制度及管理辦法,并編輯成冊,送發(fā)相關部門,以便監(jiān)督和共同遵守。同時,我們還把中心內部運作程序、采購工作流程、工作人員守則、廉政建設準則和評標工作紀律等制版上墻,公之于眾,增強政府采購工作的規(guī)范性和透明度。
另外,我們還通過中心網站公開各種辦事制度和工作指南及采購信息,主動將政府采購工作置于社會公眾監(jiān)督之下。通過加強制度建設、完善采購規(guī)程,中心各項政府采購工作的規(guī)范運作都有了重要保證,政府采購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。
十年來,我們始終以夯實政府采購基礎工作、規(guī)范政府采購行為,作為中心發(fā)展的立足之本。其科學、嚴密的規(guī)章制度,公開、透明的工作程序,為我市區(qū)域性政府采購事業(yè)的健康發(fā)展,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, 2011年被我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命名為"全市辦事公開工作示范點";同年在市政府組織開展的"滿意在群眾、滿意在企業(yè)"優(yōu)質服務競賽評選活動中,經市直單位、企業(yè)和社會公眾投票,中心有兩名同事被市政府授予百名"服務明星"榮譽稱號。
榮譽和稱號不足以反映出我中心工作全貌,但從上級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認知程度上,所授予的榮譽和稱號是對我們政府采購工作的一種肯定。
建立公開透明的工作秩序
十年來,我們的政府采購工作按照"先易后難,分步實施,穩(wěn)妥推進"的原則,銳意進取,攻堅克難,在實踐中探索,在探索中完善和提高。
一是擴大競爭性談判和詢價采購的競爭范圍。中心取消了對競爭性談判、詢價采購項目的供應商隨機抽取,將采購信息通過省內政府采購指定網站發(fā)布,所有采購信息全部公開,凡是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供應商,均可參加政府采購活動,從根本上體現(xiàn)了"公開、公平、公正和透明"的原則,為廣大供應商搭建了充分競爭的平臺。過去,我們在對參與競爭性談判、詢價采購方式的供應商進行隨機抽取時,可以由采購單位推薦一戶供應商參與此項目的采購活動,帶來的弊端是被推薦的供應商如果不能成交,采購人往往不愿接受評審結果,產生的矛盾難以化解。通過取消供應商隨機抽取方式后,雖然有的采購人不甚理解,但通過我們積極宣傳解釋,運行后取得的效果較好,為供應商創(chuàng)造了更多的公平競爭機會,解決了政府采購活動中有失公允的現(xiàn)象。
二是建立政府采購項目"標前答疑會"制度。廣泛征求供應商在技術需求、評分標準等方面的意見,及時修改,并形成"標前會紀要",確保采購文件制作的公正、科學、合理。
三是建立潛在供應商征集制度。對于潛在供應商較少的采購項目,我們通過中心網站公開征集供應商,盡可能減少"單一來源"采購,以增加采購項目的公開性和競爭性。
四是建立政府采購項目回訪制度,十年來,我們先后對四十余家采購單位,進行了回訪交流和項目跟蹤,增進了互信,加深了了解,達成了共識,促進了采購工作的順利開展。
上述舉措,是我們在多年的政府采購工作實踐中,逐步探索和總結出來的,對打造公開、透明、有序的政府采購工作秩序,有著現(xiàn)實意義。我們只有通過公開、透明的政府采購工作程序,提高社會公信力,才能服務于經濟發(fā)展大局,有效地發(fā)揮政府采購宏觀政策調控功能。
來源: 政府采購信息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