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購買服務這股肇始于地方探索的改革浪潮已經上升為國家戰(zhàn)略,進入全面開花階段。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應如何把握機遇、迎接挑戰(zhàn)?
11月12日,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《決定》)明確提出,“推廣政府購買服務,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,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,通過合同、委托等方式向社會購買?!贝饲?,國務院辦公廳在9月30日印發(fā)的《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中指出,購買工作應按照《政府采購法》的有關規(guī)定。亞洲開發(fā)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儲成龍表示,從國際經驗看,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將對中國政府采購制度帶來新挑戰(zhàn),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那么,政府采購準備好了嗎?
謀篇:萬事俱備 東風已來
在頂層設計亮相之前,地方實踐早已先行。
《中國政府采購報》記者調研得知,為推動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,過去幾年,各地密集出臺多部地方規(guī)范性文件,從政策和制度層面予以支持。截至目前,廣東、山東、江蘇、遼寧、杭州、成都、貴陽等省市,已出臺數十項政策性文件,并制定了配套措施,在購買服務的經費保障、工作機制等方面展開探索。
而在這些地方性文件中,政府采購的身影頻頻閃現。如廣東省政府于2012年5月下發(fā)的《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暫行辦法》中明確要求,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根據《預算法》《政府采購法》《合同法》等有關規(guī)定組織實施。對于不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,要求通過公開競爭方式實施,具體操作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訂。今年11月,山東省政府下發(fā)《關于印發(fā)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辦法的通知》,要求購買主體應按照《政府采購法》等相關規(guī)定,通過公開招標、邀請招標、競爭性談判、詢價、單一來源采購等方式確定承接主體。
另一方面,從近年來各地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中也不難看出,服務類采購品目呈不斷擴容增量之勢。如上海市連續(xù)兩年擴大服務類采購品目,涉及文化藝術服務、審計服務、資產評估服務、社會與管理咨詢服務等;安徽省最新一期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中首次收錄了培訓、銀行代理、軟件開發(fā)、設備運行維護、物業(yè)管理等服務類品目。
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郭佩霞指出,《意見》釋放出了明確的政策信號,今后政府購買服務重在強調政府采購這一公開競爭機制的運用。業(yè)內專家指出,購買程序的公正與否將直接影響購買效果。政府采購對采購程序的明確、規(guī)范及其充分競爭的制度本質特性,在實現效率和確保公正方面,可謂最有效的購買手段。
攻堅:最有效的購買手段
從各地購買服務范圍看來,可基本分為兩類,即政府面向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及其履職所需的輔助性、技術性服務。這其中,政府購買基本公共服務、社會事物服務事項(如教育文化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、居家養(yǎng)老、社會就業(yè)、技能培訓、園林綠化等)直接關系民生,其探索最早也最為成熟,社會意義更深遠;政府購買自身履職所需服務事項(如行業(yè)管理、課題研究、法律援助等),相比較而言,這類購買事項更新、難度較大,前景則更為廣闊。
江蘇省無錫市從2008年開始便將政府采購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主要方式,規(guī)定全市30萬元以上的服務類品目全部納入政府采購。如今,該市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已覆蓋市政養(yǎng)護、環(huán)衛(wèi)保潔、信息化服務等16個領域,2012年公共服務采購金額達12億元。今年11月,江蘇省政府采購中心組織了2014-2015年退役士兵教育培訓服務項目采購,據了解,該項目預算金額達3.4億元,涉及全省8個地市、13個重點專業(yè),為保證項目順利進行,采購中心在招標文件編制、評分規(guī)則擬定、履約驗收及采購效果跟蹤方面耗費大量心血,最終25所技能培訓學校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無錫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處長華靜嫻表示,與其他采購項目不同,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涉及政府職能轉移,在招標方案制作時,如何體現政府權力“下放”后的服務職能,體現政府激發(fā)社會組織生命力的改革初衷,是政府采購面臨的新挑戰(zhàn)。
淬煉:政府采購的自我提升
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教授楊蔚林表示,政府采購如何更有效地介入公共服務采購,進而成為一種公共服務的管理模式,將成為購買公共服務的重點。由于涉及財政預算安排及績效評價、定價招標、社會組織選擇及扶持培育、服務對象評價等環(huán)節(jié),在購買社會服務的實踐中,政府采購面臨著諸多新問題、新挑戰(zhàn)。
在社會組織培育最為成熟、政府購買服務探索最為活躍的廣東省,其社會組織承接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主要集中在培訓、會議等方面,相當于該省《2012年省級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目錄(第一批)》中10%的服務項目,其他90%的項目受資金、人員、專業(yè)資質、管理水平等因素影響難以承接。
關于預算難題,2012年8月,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劉捍東首次提出“1+4預算”理念,要求增加政府采購預算,以此解決政府采購擴面、政府采購結余資金歸集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問題。在該理念的指導下,江蘇省本級的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工作與省級部門預算、政府性基金、社保基金預算、國有企業(yè)資本經營預算共同構成了“1+4預算”編制模式。
關于服務定價問題,無錫市采取分類分級定價策略,結合當地物價水平、生活水平、居民收入狀況、財政支付能力等各項因素進行綜合定價,開創(chuàng)全額補貼法、差額補貼法、平均成本法、微利法四大定價方法,基本解決了政府購買服務難以定價的問題。
此外,公共服務類采購周期性長,不僅要考慮項目本身的管理和操作特點,還涉及社會評價、社會效益,這些特性促使一些地區(qū)逐漸轉變了采購項目履約驗收思路,并將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、加強政府購買服務的績效管理等作為政府采購改革新的突破點。
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報 作者:戎素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