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,由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申請的又一項發(fā)明專利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實質性審查,自今年1月起,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陸續(xù)有三項發(fā)明專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實質性審查,并獲得國家發(fā)明專利授權。自此,南通市在公共資源“不見面交易”領域已構建完成了國家發(fā)明專利、國家注冊商標、省級行業(yè)標準三位一體的創(chuàng)新體系,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。
已通過的三項發(fā)明專利,包含了遠程“不見面”開標、無人值守開標和智能化評標等三種建設工程新型開評標管理方式,均為全國首創(chuàng)。其中,遠程“不見面”開標主要采用了數字重構建模、同步多開、投標人遠程同步解密、數字地圖定位與遠程實時連線等先進技術,并以“鴻雁”不見面開標系統(tǒng)作為載體,實現投標人異地實時參與建設工程項目的開標會議,該發(fā)明目前已成功推廣應用于全國各地建設工程的“不見面”開標工作中,同時在政府采購項目中也有了廣泛的應用,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,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實現了疫情防控不打折、項目招標不停歇的目標。無人值守開標主要采用了命令流自動觸發(fā)技術,以網絡虛擬開標主持人代替真人,在遠程“不見面”開標過程中主持開標工作,實時播報開標過程中的公告和通知,使遠程“不見面”開標更加程式化、規(guī)范化、透明化。智能化評標則主要采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,通過系統(tǒng)自動將投標文件中的有關材料與項目招標要求進行比對分析,給出智能化的評判結果,使評標專家從繁雜的清標工作中解放出來,能有更多精力對投標文件中的其它內容進行評判和打分。
下一步,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進一步對智能化評標的發(fā)明付諸實踐,重點攻關研發(fā)智能化評標系統(tǒng),為提升評標質量和評標效率,打造公平公正的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平臺。
來源: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網